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
发布时间: 2013-03-14 浏览次数: 2867
 
 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

 

传染病报告,是《传染病防治法》赋予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,是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环节,为此学院制订如下制度:

1、学校相关部门、科室、宿舍、公共场所、食堂等,一旦发现染病,医务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,了解掌握病员病情和疫点动态,作临时性应急处理。

2、医务人员应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向学院领导报告,听候指令和根据学校相关对策作进一步的处置。

3、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法定传染病时,医务人员在向学校公共卫生特发时间防治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,按学校要求,以最快的速度报区、市防疫部门和教委;做到不迟报、不漏报、不错报。真正做到疫情早发现、早报告,病人早隔离、早治疗,疫区(点)早处理、早消毒,相关接种人群,早观察,早甄别。

4、不同类别传染病的报告时限:

1〉甲类传染病:传染性非典型肺炎;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、肺炭疽、脊髓灰质炎病人、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: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。

2〉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、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、痢疾、梅毒淋病、乙型肝炎、白喉、疟疾的病原携带者: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。

3〉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: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。

5、学校医务室应建立传染病登记统计制度,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时、准确掌握疫情动态。

6、凡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,均为法定报告人,因此均应熟悉和掌握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报告方法。传染病报告卡片由初诊按诊医生填写,要求做到:字迹清楚,项目齐全。

7、学院医务人员应接受上级医院部门组织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,掌握传染病的信息动态,把握传染病管理的各个环节;根据不同季节,主动与疾控中心沟通,了解信息,掌握动态,关注流行趋势,及时通报学院的发病情况,随时接受上级医疗卫生防疫部门对传报工作的检查和指导,注意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。

8、在记录门诊逐日记录时,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例时,应登记患病学生的家庭住址、联系方式、邮编或病名,以便做好访视工作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9、学生病愈返校就学,必须凭医院出具的“病愈返校”证明。医务室做好登记和保存,以备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控检查。

10、每年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和免疫接种,及时发现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院医务室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3.1

 

 

 
 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